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1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2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2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2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2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藏品圖,第2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作者:謝惠民

材質:底片

年代:1962年1月2日

歷史分期:1946~(戰後)

取得方式:購藏

原收藏者:謝惠民

登錄號:KH2002.016.0062

藏品描述:圖為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中國航運)的「如雲號」輪船停泊於高雄港,各界人士於輪船內彼此聊天的畫面。
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的萬噸客貨輪「如雲號」,首航之旅從高雄港出發,停泊於3號碼頭,輪船公司招待高雄各界人登輪士參觀「如雲號」,並舉行酒會。預定於1月6日展開中美航線的處女航。
中國航運於1940年(民國29年)創立於上海,1994年(民國83年)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,2004年(民國93年)更名為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。
高雄港前身為打狗港,在明鄭時期僅為一小漁村,至清領時期才開闢為貿易港。日治時期因特別重視基本建設,因而芻議築(高雄)港,分期開拓,1908年(明治41年)開始進行築港計畫,分3期實施:第1期自1908年(明治41年)至1912年(大正元年),為期4年,航道加寬、加深,建造哈瑪星新市街;第2期自1912年(大正元年)至1937年(昭和12年),除了濬深港口外,更填築碼頭、倉庫及新市街用地,並新建哨船頭漁港,添購相關設備,使港口更具現代化規模,而附近的工業亦相繼設立,1920年(大正9年)將打狗港改名為高雄港;第3期自1937年(昭和12年)開始,但因戰爭的關係,並無大成果,且又因美軍空襲高雄港,碼頭、倉庫、設備幾乎全毀。戰後開始大約花了12年的時間重整高雄港,自1958年(民國47年)開始,執行擴建工程,並接續開發高雄加工出口區、前鎮漁港、臨海工業區、過港隧道、中島商港區以及貨櫃中心......等等。打狗港在日治時期由漁港轉變為商港,戰後除了打造工業港的同時,並發展為國際貿易港,至今仍為國內重要港口。
KH2002.016.062-0002:圖為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中國航運)的「如雲號」輪船停泊於高雄港,各界人士於輪船內彼此聊天的畫面。
KH2002.016.062-0013:圖為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中國航運)的「如雲號」輪船停泊於高雄港,繫繩於船樁的情形。